《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標準》優勢、缺欠分析及其改進方案探索(上)《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標準》優勢、缺欠分析及其改進方案探索 我國地域遼闊,跨域五個不同氣候區,既有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種類多樣、數量龐大。受材料、設計、施工或環境等因素,一些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存在空鼓、開裂、滲水、脫落等質量缺陷和損傷。外墻外保溫質量問題不但影響建筑美觀,飾面層開裂、滲水還會導致外墻局部區域形成“熱橋”,保溫效果下降,保溫系統空鼓、脫落等問題,會成為嚴重的公共安全威脅,問題必須及時進行修繕,以杜絕隱患。行業標準JGJ376-2015《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標準》的出臺實施,對于規范既有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行為,有效治理外墻外保溫系統質量缺陷和損傷,提高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安全性和熱工性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該標準涵蓋了保溫板材類、保溫漿料類和現場噴涂類等建筑外墻外保溫做法,裝飾面層采用涂料、面磚等做法的修繕工程。提出了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單元墻體、局部修繕、單元墻體修繕等全新概念。指明“修繕”包括對外墻外保溫系統檢查、評估和修復的全部行為,而并非是單純的維修。標準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評估、材料與系統要求、設計、施工、驗收等八個部分,體現了實用、嚴謹、科學的精神內涵。 一、行業標準優勢分析 2術語 2.0.1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 為治理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質量缺陷和損傷,提高外墻外保溫系統安全性和熱工性能,對外墻外保溫系統進行檢查、評估和修復的活動。 2.0.3局部修繕 對單元墻體局部區域的外保溫系統進行檢查、評估和修復的活動。 2.0.4單元墻體修繕 依據外保溫系統檢查、評估結果,將單元墻體的外保溫系統全部清除,并重新鋪設外保溫系統的活動。 術語“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中的“修繕”明確規定,包括檢查、評估、修復等活動。 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缺陷類型、缺陷部位、缺陷成因各不相同,不同缺陷對保溫系統的危害性也有所不同,但對于既有外墻外保溫系統,一旦產生了缺陷,無論其大小,都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補、修復,否則,輕則影響保溫系統的外觀質量,重則影響系統的壽命、安全性。 建筑外墻外保溫修繕可以局部修繕、單元修繕和整體修繕三種情況。如果外保溫系統只是局部區域出現問題,且根據評估結果,其他區域不存在質量隱患時,僅需要進行問題部位修復;如果某個單元或某幾個單元墻體普遍存在缺陷或質量問題時,需要將整個單元墻體外墻外保溫系統全部鏟除,并重新鋪設外墻外保溫系統。單元墻體修繕概念與整體修繕存在差異,前者只針對建筑的一個或幾個單元進行修繕,后者針對整棟建筑進行修繕。 3基本規定 3.0.3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外墻外保溫系統修復前應進行評估; 2 當修復面積合計達到50m2及以上時,應制定修復設計方案;當修復面積合計為50m2以下時,應在評估報告中明確修復技術要點; 3 應制定修復施工方案,明確修復施工要點; 4 應對外墻外保溫系統修復工程進行驗收。 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種類多樣,引起缺陷的原因包括設計、材料、施工、環境等諸多因素,既可能是單一原因,也可能是多種原因綜合影響導致的。只有找準原因,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對癥下藥方能解決問題。本標準明確規定,在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修復前,需先進行評估,通過初步調查,以及紅外熱像法、敲擊法、系統拉伸粘結強度等現場檢測,評估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缺陷部位、缺陷類型、缺陷程度以及成因等,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修復設計方案。這充分體現了本標準的科學嚴謹性和切實可操作性。 以50m2為分界點,超過時,評估報告中應制定修復設計方案,不足時,應在評估報告中明確修復技術要點。在實際修繕工程中,采用局部修繕或單元墻體修繕,需根據外保溫系統的評估結果綜合判定。需要注意的是,當外墻外保溫系統局部產生缺陷時,并不一定僅對缺陷部位進行局部修繕,還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對具體的缺陷類型、缺陷程度、缺陷原因等進行深入分析,若發現該外墻保溫系統的缺陷分布較廣,且大多缺陷已滲透、蔓延至保溫層或保溫材料層與基層之間,局部修繕無法徹底解決外墻保溫系統的問題,改為單元墻體修繕或整棟修繕。 4 評 估 4.1.1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評估宜按下列步驟進行: 1 對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外墻外保溫系統缺陷情況等進行初步調查; 2 對外墻外保溫系統進行現場檢查與現場檢測; 3 對現場檢查和現場檢測結果進行評估,并編制評估報告。 外墻保溫修繕前要進行評估,并出具評估報告,按評估報告提出的方案進行修繕施工并驗收。本標準詳細、具體的規定了評估活動中需要進行的初步調查、現場檢查與現場檢測等操作的方法、步驟,出具評估報告應有的格式和內容。具有很好的實操性。 7施 工 7.2.5外墻外保溫系統滲水修復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外墻外保溫系統滲水時,應確定滲水區域,并應在滲水區域左右及下方至少各擴展1m、上方至少擴展2m; 2 應將擴展后的區域清除至基層,對基層進行清理和界面處理; 3 沿擴展后的區域兩側擴大100mm,清除飾面層; 4 重新增設保溫系統各構造層,新舊網格布搭接距離不應少于100mm。 本章明確規定了局部修繕、單元修繕時對于各種保溫系統出現的保溫層與基層問題、保溫層自身問題、保溫層與抹面防護層問題、飾面防護層問題等各種問題的具體修繕施工方法。對于外墻保溫系統問題修繕施工活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和規范作用。另外,7.2.5條款中規定的關于保溫系統滲水問題的修復方法十分必要,因為裂縫和空鼓不同,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滲水部位較難發現,沿滲水點向四周擴展一定面積,然后參考空鼓修復方法進行。本條的規定值應理解為最小擴展范圍,若擴展時發現滲水面積較大,應在此基礎上增大擴展范圍。為了排除滲水隱患,一定要對滲水部位的保溫材料進行更換,從而確保建筑外墻保溫效果。 二、行業標準缺欠分析 4.3現場檢查與現場檢測 4.3.3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現場檢測應符合下列規定: 1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現場檢測應包括系統熱工缺陷檢測和系統粘結性能檢測; 2外墻外保溫系統熱工缺陷檢測時,應采用紅外熱像法全數檢測,并宜采用敲擊法復核缺陷部位; 3外墻外保溫系統粘結性能檢測時,應檢測外保溫系統的拉伸粘結強度,記錄檢測結果及破壞狀態; 4外墻外保溫系統拉伸粘結強度檢測時,對于每幢單體建筑中的不同缺陷類型部位和未損壞部位,抽查數量均不應少于3處。 4.4.3外墻外保溫系統的評估結論應明確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修繕范圍,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保溫砂漿類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空鼓面積比不大于15%或保溫板材類、現場噴涂類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粘結強度不低于原設計值70%時,宜進行局部修繕; 2當保溫砂漿類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空鼓面積比大于15%或保溫板材類、現場噴涂類外墻外保溫系統的粘結強度低于原設計值70%,或出現明顯的空鼓、脫落情況時應進行單元墻體修繕。 本標準4.3.3提出的紅外線成像檢測法,只能用于檢測熱工缺欠,對于保溫板內側砂漿粘結面積及與保溫板粘結強度是否達到標準要求,保溫板與砂漿之間是否存在虛粘等問題均無法檢測。采用敲擊或剖開方式檢測砂漿與保溫板粘結狀態,人為主觀成分過多,缺乏客觀性和嚴謹性,很容易造成漏檢和誤判。外墻外保溫工程質量問題主要是設計、材料、施工、環境等因素造成的,設計、材料因素造成的問題往往帶有系統性、整體性特征,施工、環境因素造成的問題往往帶有偶發性、隨機性特征,通過抽查取樣方式檢測砂漿與保溫板粘結強度,對于偶發性、隨機性出現的質量缺欠同樣容易造成漏檢和誤判。更何況,無論敲擊剖開檢查或砂漿粘結強度拉拔檢測均需要在建筑物一定高度處進行,在沒有確定修繕方案之前,大規模的采用外裝吊籃或蜘蛛人等措施進行全面檢測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成本相當高,操作難度很大。因此,本標準4.4.3提出的測算空鼓面積比以及通過現場抽樣檢測砂漿粘結強度法作為修繕依據缺乏嚴謹性,和可操作性。 對于本標準提出的單元修繕或整棟建筑修繕時,須全部拆除原保溫系統,按原設計規定重新做保溫的修繕方法值得商榷,完全拆除外保溫系統所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需采取的安全防護,成品防護問題,受現場條件制約,許多情況下要么不可行,要么代價高昂。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種無需測算空鼓面積比、免拆除式修繕方案。該方案采用錨固件和熱鍍鋅四角鋼絲網將問題外保溫系統固定于基層墻體上的聯結方式,為保證固定安全性,錨固件數量每平米不少于16個,錨固深度不小于50mm,錨固件錨入基層墻體部分涂覆植筋膠。錨固完成后,熱鍍鋅四角鋼絲網表面抹不少于20mm的膠粉聚苯顆粒漿料防護保溫過渡層,過渡層表面做抹面防護層和飾面層。修繕施工前,對下列情形需采取相應措施。 對外保溫系統防水失效部位,找出原因,找出漏點,全部清除干凈,按原厚度、原材料(或0.039型模塑聚苯板)做法重新做保溫。 裝飾線條安全失效的全部清除,待保溫修繕完成后,重新做。 原面磚飾面,現場拉拔測試,粘結強度不足0.1MPa的應清除。 如果原建筑外保溫為保溫裝飾一體化板系統,考慮其系統自重較大,安全性難以保證,故應先清除再重新做保溫。 框架填充保溫砌塊的自保溫系統,現行構造設計為保溫砌塊外側抹20mm普通水泥基抹灰砂漿,由于多孔性保溫砌塊具有強大的吸水性,抹灰砂漿保水性較弱,導致抹灰砂漿失水而強度下降,進而造成抹灰層開裂、空鼓、剝離。修復時,應全部清除原抹灰層,露出原保溫砌塊,在其表面涂刷專用界面劑(封閉、粘結),抹不低于20mm厚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抹抗裂砂漿復合耐堿玻纖網格布(無需打錨固件),做柔性耐水膩子,做涂料外飾面層。 其他不安全做法應清除。 對于基層強度較低不適宜錨固連接的,須進行專項方案專家論證,只有通過論證的方案才能實施本方案。 當需要進行局部修繕或外保溫系統出現滲漏問題時按本標準規定的方法進行修繕施工。當建筑外墻無保溫或采用內保溫、夾心保溫、自保溫等節能形式需要修繕時,首先將問題飾面層清除干凈,必要時將抹灰砂漿找平層、抹面砂漿防護層清除干凈,按照建筑節能設計要求,優先采用適當厚度的,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漿料或膠粉聚苯顆粒復合保溫板系統,重新做外墻外保溫。外墻外保溫施工完成后,重新做飾面層。本文重點探索保溫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和膠粉聚苯顆粒復合保溫板外墻外保溫系統的飾面防護層,需進行單元修繕或整棟修繕兩種情形的施工方案。 |